当前位置: 鳙鱼 >> 鳙鱼生活环境 >> 这条鱼缘何入选中央党校教学案例厅局级干部
7月18日,记者从淳安了解到,千岛湖鱼已被列为中央党校教学案例,在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顺利开讲。
千岛湖鱼有什么故事?为何全国的厅局级干部都要学它?一个数据可见一斑:这条鱼撬动的产业经济已超20亿元。
如今你来千岛湖旅游,就一定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:每到夜幕降临,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馆,到处闪烁着“千岛湖有机鱼”的字眼。
短短20年间,千岛湖鱼从一条不知名的生态鱼,跃过了道道龙门,转型为融入旅游的文化鱼。
这条鱼的故事,值得一读!
昔日千岛湖鱼是廉价货
历史上的淳安,并没有大规模的渔业生产,渔民的人数也不多。
关于传统渔业,淳安流传着一个传说:相传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,本为渔民出生的陈友谅起兵反元,与朱元璋展开了3年多的战争。
陈友谅被打败后,他手下九员大将“陈、钱、林、李、袁、孙、叶、许、何”的家族被朱元璋贬到新安江,世代以捕鱼为业,不得穿鞋,不得在岸上建房居住,更不能与岸上人通婚,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水上渔民部落,故称“九姓渔民”。
年,新安江水库蓄水截流,“九姓渔民”后代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。适逢淳安县成立捕捞大队,一些有经验的人顺理成章成为渔业工人。年,“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”正式成立,确立“以渔为主,多种经营”的发展方针,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。从此时开始,淳安人试图探索出一条生态渔业发展之路。
很多淳安人至今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千岛湖渔业的发展盛况。
“在统购统销的年代,从来没有为卖鱼而发过愁。鱼捕上来后,一般直接冷冻,然后由县里的水产供销公司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计划,用车运往杭州肉联厂,通过火车运往各地水产供销部门。”一直在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工作的汪敏告诉记者,千岛湖的冻鱼颇受欢迎,尤其在东北,只要这些鱼在农贸市场一亮相,鱼贩子就蜂拥而来。
但那时,千岛湖鱼的价格非常便宜,大个儿的鳙鱼不到3元一斤,鲢鱼1元多一斤,鱼头8分钱一斤,几乎是当处理品卖的。
“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由于体制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,风光一时的千岛湖鱼开始走下坡路。”在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工作的邵建强见证了这场变迁,他说,更糟糕的是,此时的千岛湖鱼害严重,鲢鱼、鳙鱼被肉食性鱤鱼大量摄食,产量急剧下降。为了有效保护渔业资源,千岛湖还实行了三年封库禁渔,公司在渔业生产上几乎只有投入,没有产出。
年,负债累累的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,引入中国林业集团,共同组建了全新的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千发集团”),还调来了懂市场的淳安县农业局局长汪建敏担任总经理。“那时候,全公司的年营业额不到万元,亏损万元,员工人心涣散。”汪建敏说。
生还是死?
在那段煎熬的日子里,一些老员工仍依稀记得,每到晚上,汪建敏都会带着班子成员在南山开发区的大道上散步,看到农夫山泉水厂大门口来来往往的集装箱货车,让所有人坚信:一瓶千岛湖水都能撬动如此大的市场,千岛湖鱼的前景必然也灿烂光明。
在困境逼迫下,汪建敏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淳鱼品牌创建工作。
品牌战略让鱼价猛涨数倍
步入年,市场发生了新变化,过去满足于冻鱼的人们,开始对活鱼感兴趣。为此,千发集团制定了年产10万斤活鱼的目标,迈出了拯救渔业的第一步。
“这不仅是一个环节的改善,更代表着整条生产销售流程的变化。”汪建敏介绍道。比如,在生产上,过去的做法是人工将鱼一条条地抛掷到船上。为了让捕捞不对鱼造成损伤,工人们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——沉浮式活水运渔船,通过鱼舱、艏艉浮力调节舱控制进排水结构,使得起网后,鱼能径直游到船舱里……
生产环节的改善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过反复的琢磨和试验,包括最早的“拦、赶、刺、张”捕鱼法,颠覆了传统渔业的作业方式,彻底向精细化转型。
在另一个重要环节“活鱼运输”中,公司也是交了不少学费。一位负责配送的老员工朱军告诉记者,在那个高速公路网没有成形的年代,一旦运鱼车半路出现故障,新的运鱼车就要连夜赶往接应替换,每隔一段时间,运输人员还要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gx/1135.html